类别 | 详情 |
---|---|
中心概况 | 历经近6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国内、知名的眼科中心,是我国的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全球规模大的公立眼科医院,是我国具影响力的眼科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中国眼科合作机构,亚太眼科学会总部所在地(个在中国大陆的医学学术组织),中、英、美眼科研究联盟单位,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也是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眼科学重点学科、重要的眼科干部保健基地、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中心目前总建筑面积12万平米,医疗环境优越,门诊量120多万人次、手术量8万多例,设置有眼科急症。 |
师资力量 - 黄姗 | PhD,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专业领域为分子医学,研究方向为眼发育与再生、白内障发病机理和防治,具体包括晶状体发育与再生修复、命运调控与稳态维持、纤维化疾病。 |
其他师资 | 高阳(眼科学,甲状腺相关眼病、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眼肿瘤);高新博(眼科学,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预防,青光眼房角干预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唐仲书(分子医学,视觉系统疾病的脑内机制);谈旭华(眼科学,白内障防治;人工晶状体生物测量和屈光力计算;晶状体发育和再生;屈光性和复杂性白内障手术);黄丹平(眼科学,先天性眼睑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治及分子诊断;重度眼睑畸形的临床整复;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制研究);黄文勇(眼科学,眼科流行病学调查;基层与农村的防盲治盲;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黄圣松(眼科学,白内障防治;青光眼防治;眼病流行调查);黄创新(眼科学,眼底血管性疾病发病机理研究;眼底病激光治疗探索;眼底病诊治探索);黄国富(眼科学,屈光手术、眼生物力学、防盲治盲及眼流行病);黄挺(眼科学,角膜内皮移植;角膜移植排斥;生物角膜材料);黄莉(眼科学,儿童眼底病的诊断、治疗和发病机理研究;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基因型和表型分析以及基因治疗探索)。 |
医疗服务 - 专家介绍 | 刘杏(教授,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药物及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及激光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诊治,青光眼科);张秀兰(教授,擅长各种常见的、难治性青光眼的诊治和处理)。 |
医疗服务 - 其他方面 | 提供科室介绍、眼科护理、药事服务、在线预约、专家出诊、科室导航、就医指南、医保指引等服务。 |
新闻动态 | 2021年8月19日,一位曾在8月12日来中心看病时在洗手间丢包的张女士,在客服中心工作人员多方查找和走访联系帮其找回包后,前来送锦旗致谢,锦旗上写着“平凡中见功绩,细微处有真情”;2024年6月6日,在第29个全国爱眼日当天,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携手合作的ChatZOC眼科大模型正式发布,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大数据办公室一级调研员沈剑峰介绍了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医院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与实践经验,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文对于合作双方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
科普内容 | 高考后出现“摘镜潮”,介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视眼激光治疗科情况;还有如得了干眼症该如何应对、戴眼镜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等误区科普、日常生活抵御感染性角膜病科普;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我国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介绍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危害大等特点。 |
媒体报道 | 2月5日春节假期后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新春开年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表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光明的发展大道”;林浩添主任作2024年度工作报告,称在过去一年里,眼科中心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取得显著成就,全体员工朝着全面建成世界眼科中心目标持续奋进,坚持以患者满意与职工满意为中心,眼科医疗服务进一步提质增效,积极回应期待和世界期待,眼科医学中心等平台高水平推动。 |
手术情况 | 以周齐鸣为例,提到在北京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做眼睛手术,每只眼睛手术仅耗时约十分钟,左右眼在连续两天内完成,术后第二天能摘纱布看东西,还对眼睛晶状体情况作比喻说明。 |
线上服务 | 中山眼科中心现已上线新版APP,可办理预约就诊、自助报到、候诊叫号、报告查询、手术进度、自助出入院等服务。下载说明:安卓用户、苹果用户可通过手机应用市场/App Store 搜索【中山眼科中心】下载;如果已下载APP但不是新版本,请卸载后再重新下载。重要提示:防疫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凭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进入医院;预约方式为每日的7:00 - 23:00可预约7天内号源(放号18:00),所有人员必须扫“场所码”,凭健康码绿码及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进入医院。 |
期刊相关 | 《眼科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承办的一本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眼科领域新进展、新动态,着重报道眼科学基础研究、临床经验以及流行病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2015年11月起由AME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AME科研时间公众号将陆续展示《眼科学报》中青年编委的个人风采。 |
备注:文中防疫要求可能随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请以新实际情况为准。
术语解释:
1.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眼部病变,可导致眼球突出、眼睑退缩、复视等症状。
2.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因外伤导致视神经损伤,可引起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3.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
4.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
5. 人工晶状体:是一种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取代天然晶状体的作用。
6. 角膜内皮移植:是一种针对角膜内皮疾病的手术方式,通过移植健康的角膜内皮来恢复角膜的透明度和功能。
7. 遗传性视网膜病变: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视网膜疾病,具有不同的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
8. 眼底血管性疾病:指发生在眼底血管的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9. 屈光手术:是一种通过手术改变眼的屈光状态的方法,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的矫正手术。
10. 眼生物力学:研究眼部组织的力学特性和力学行为的学科。
11. 防盲治盲: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和治疗导致失明的疾病,提高人群的视觉健康水平。
12. 眼流行病学:研究眼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的学科。
13. 命运调控:指对向不同细胞类型分化和自我更新的调节过程。
14. 纤维化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纤维增生性疾病,可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
15.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