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细分 | 具体内容 |
---|---|---|
眼科医院行业现状 | 数量 | 2021年我国眼科医院数量达到1203家,同比增长13.4,预计2022年提升至1219家 |
地区分布 | 自2011年以来,农村地区眼科医院占比持续提升,受民营连锁眼科医院带动,2021年农村城市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为474家,占比从2011年的29.2提升至2021年的39.4 | |
眼科医院分类 | 公立眼科医院 | 目前眼科医疗的主体,医生水平普遍较高,深受患者信赖 |
民营眼科医院 | 单体医院较依赖医生个人品牌,近年连锁眼科医院发展趋势较好,已形成统一运营标准筛选医生 | |
眼科医院相关政策 | - | 2022年十四五眼健康规划出台,推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给眼健康服务行业带来发展空间和动力 |
眼科医院产业链 | - | 包括眼科服务、眼科器械和眼科治疗药物三大领域,眼科服务市场分为公立眼科和民营眼科两大阵营 |
眼科检查 | 病史采集 | 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生活史或家族史;眼病症状(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外观异常等);各种类型视力下降(一过性视力丧失、突然视力下降无眼痛等) |
视功能检查 | 视觉心理学物理学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等 | |
眼科医院视力修复成果 | 工作概述 | 目标是提升视力修复技术和服务质量,在技术研发、医疗服务、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规划实施,引入多种先进视力修复技术,加强与患者沟通,建立随访机制 |
主要成就 - 技术方面 | 引进高端设备和技术,过去一年完成超3000例激光视力矫正手术,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 |
主要成就 - 公益方面 | 开展公益活动,为500名儿童提供免费视力检查和治疗 | |
主要成就 - 患者管理方面 | 建立智能化患者管理系统,优化预约流程和就诊体验,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提高就医效率 | |
远视 | 症状 | 看远物体较清楚,看近易疲劳;中高度远视看远处也可能不清;随年龄增加有提前“老花”感觉 |
形成原因 | 与眼球前后径(眼轴)短有关,受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影响,眼球前后径变短或眼球屈光系统屈光力减弱,聚焦点落在视网膜后面 | |
分类 | 低度远视:<300度(<+3.00D);中度远视:300度~500度(+3.00D~+5.00 D);高度远视:>500度(>+5.00D) | |
远视储备 | - | 刚出生婴儿眼轴短,处于远视状态,绝大多数3岁儿童有300度左右生理性远视,是正常“远视储备”,可避免或延缓近视风险,随年纪增加,远视储备逐渐消耗,约10 - 12岁发育为正视眼 |
眼球结构 | 眼球壁 | 纤维膜(角膜、巩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虹膜部、睫状体部、脉络部(视部)) |
眼球内容物 | 房水、晶状体、睫状体 | |
眼副器 | - | 包括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眶脂体和眶筋膜,具有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
眼的神经与血管 | 眼动脉 | 视网膜中央动脉、睫后短动脉、睫后长动脉、睫前动脉 |
眼的静脉 | 视网膜中央静脉、涡静脉、节前静脉 | |
眼的神经 | 视神经、支配眼外肌的动眼滑车展神经以及交感与副交感神经 | |
眼的感光系统类比 | - | 角膜 - 镜头;瞳孔 - 光圈;晶状体 - 全自动变焦镜头;视网膜 - 胶卷;虹膜 - 光圈的叶片;巩膜 - 相机壳 |
近视 | - | 也称短视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 |
散光 | 规则散光 | 角膜互相垂直的两条经线的屈光度不相同,可用圆柱镜矫正 |
不规则散光 | 由于角膜病变引起的角膜表面不平,在同一条经线上屈光力也不相同,不能用圆柱镜矫正,可使用接触镜矫正 | |
斜视 | - | 双眼协同运动功能失调或眼外肌力量不平衡,破坏双眼单视功能,双眼单视必备条件:两眼视力相等或近似,具备同时注视同一目标能力,能协调追随同一目标,有正常视网膜对应点,融合功能和知觉功能正常 |
近视预防关注因素 | 关键因素 | 改变环境因素是预防近视的关键,包括调节照明环境、注意读写姿势、避免不良用眼习惯、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等 |
影响因素 | 遗传因素(父母近视,孩子更易近视);环境因素(学习环境、方法、时长、用眼习惯等) | |
视力筛查 | 指标 | 裸眼远视力(孩子未戴矫正眼镜所测得5米外的视力表视力,改用标准对数视力表,4.0 - 5.3 标准对数);球镜(非散瞳);柱镜(非散瞳) |
正常参考值 | 小学阶段孩子裸眼视力应在5.0及以上,低于5.0表示视力低下 | |
导致对比敏感度下降的疾病 | 白内障 | 初期患者视力测量正常,但自觉视觉质量下降,阅读困难,夜间看不清,对比敏感度下降 |
视神经病变 | 视神经将眼睛图像信息传递到大脑视皮层,病变时对比敏感度下降 | |
青光眼 | 慢性进行性视神经病变,症状加重时对比敏感度下降 | |
黄斑部病变 | 黄斑是视网膜中心和重要部分,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和对比敏感度 |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导致视网膜血管受伤,慢性出血,血液渗漏到眼球内部,影响对比敏感度 | |
眼睛外伤 | 任何影响视网膜、视神经、晶状体和角膜等结构的眼外伤都可能导致对比敏感度下降 | |
曾接受过「传统」近视手术 | 客制化的近视雷射手术相较于传统近视手术,可提供较好的对比敏感度 | |
弱视眼 | 常见于斜视、高度散光、远视/近视,或视差过大而没有适当矫正,导致视皮层发育不全,不能建立立体感,对比敏感度差 |
术语解释: - 眼轴:眼球前后径,与远视等视力问题相关。 - 屈光力:眼球屈光系统使光线聚焦的能力。 - 对比敏感度:眼睛区分不同亮度物体的能力。 - 立体视觉:双眼感知物体三维空间位置和形状的能力。 - 视皮层:大脑中处理视觉信息的区域。 - 散瞳:使用药物使瞳孔散大,便于眼科检查。 - 圆柱镜:用于矫正规则散光的镜片。 - 接触镜:直接贴附在角膜表面的镜片,可用于矫正不规则散光等视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