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名称 |
等级 |
性质 |
成立时间 |
前身 |
特色专科 |
人才情况 |
业务量情况 |
相关合作及荣誉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三级甲等 |
公立 |
1946年 |
宝安县人民医院 |
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消化病专科、临床基因检测专科;深圳市卫生系统重点专科8个;市中医特色专科1个;院级重点学科3个 |
- |
- |
1994年被评为深圳市家三级甲等医院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
- |
公立 |
1985年3月 |
深圳市东湖医院 |
- |
- |
- |
2002年成为暨南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联合眼病研究中心,是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在地,是多家高校硕博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培养、教学基地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
- |
- |
- |
- |
- |
- |
-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 |
- |
- |
- |
- |
- |
- |
-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
- |
- |
- |
- |
- |
- |
- |
深圳市眼科医院 |
三级 |
公立 |
1983年 |
- |
广东省特色专科-青光眼专科;深圳市重点学科-眼外伤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中医眼科;市级重点学科2个(眼底病科、青光眼与神经眼科);市级特色学科1个(中医眼科);眼科学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学科 |
员工400余人,其中博导3人,硕导17人,博士后4人,博士33人,硕士6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4人;汇集一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和“深圳名医”;技术骨干包括自美国、日本等学成回国的专家和国内医学高校的眼科学者;拥有眼科博士后2名,眼科博士15名,硕士22名,副主任职称以上医师35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余名,获得中国名医百强榜的医生有4名 |
年门急诊量超42万人次,住院患者超1.7万人次,手术超3.3万台(含门诊等手术),CD型病例约1.7万例,平均住院日2.48天 |
是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深圳眼库的依托单位,是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广东省两家“中国日间手术联盟”医院之一;携手全国眼科联盟,推动人工智能眼科医疗新发展;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迟玮教授团队荣获广东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迟玮院长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 |
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
二级甲等 |
公立 |
- |
- |
- |
- |
- |
广东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爱婴医院,广东省百佳医院 |
深圳复亚医院 |
一级甲等 |
民营 |
- |
- |
- |
- |
- |
集医疗、120急救、预防、保健、康复、工伤保险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型医院 |
深圳春天医院 |
一级 |
民营 |
- |
- |
- |
- |
- |
- |
医生姓名 |
职称 |
评分 |
擅长领域 |
号源情况 |
刘桂琴 |
主任医师 |
9.4分 |
眼眶病、眼肿瘤的诊治和眼部整形手术 |
3天内有号 |
欧阳明 |
主任医师 |
9.7分 |
眼眶病、眼肿瘤、眼整形、泪道疾病、眼眶外伤,眼眶疾病,眼部肿瘤,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下垂,泪囊炎,倒睫,泪小管断裂 |
3天内有号 |
李凯军 |
主任医师 |
10分 |
擅长眼眶减压、眼眶肿物摘除、上睑下垂矫正、眼窝再造、义眼植入、眶骨骨折、睑内翻倒睫、重睑、眼袋等手术 |
3天内有号 |
医院或门诊部名称 |
所在地区 |
东莞华厦眼科医院 |
东莞 |
东莞友华普惠眼科门诊部 |
东莞 |
东莞光明眼科医院 |
东莞 |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 |
东莞 |
东莞湖亮尔眼科门诊部 |
东莞 |
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 |
东莞 |
东莞东坑爱尔眼科门诊部 |
东莞 |
东莞石碣瞳心眼科 |
东莞 |
深圳卫尔斯眼科医院 |
深圳 |
东莞友华普惠眼科医院 |
东莞 |
阶段 |
症状 |
治疗方法 |
早期 |
眶内软组织有肿胀、出血、球结膜出血、水肿等 |
局部冷敷,以减少出血及水肿,48小时后热敷,促血肿吸收,并禁止做擤鼻的动作,防止加重眶内积气;若眶内压力较高,可应用脱水剂如甘露醇治疗 |
严重情况 |
眼球内陷、运动受限或复视等 |
及时手术治疗,还纳眶内软组织、填充材料修复眶壁,术后进行眼球运动训练 |
方面 |
详情 |
费用 |
一般2 - 3万,具体与损伤的程度,选择的手术方式和材质以及是否是神经损伤都有关 |
诊断方式 |
借助X光片、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 |
预防措施 |
避免危险活动,佩戴护目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伤风险 |
康复注意事项 |
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眼部锻炼,并定期复查;注意休息,注意饮食,特别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备注:表格中“-”表示原始文章未提及相关信息。

术语解释:
- 三级甲等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划分的医疗机构级别 ,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的别。
- 二级甲等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 一级甲等医院:是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综合服务的基层医院,是初级卫生保健机构。
- 亚专科:是在专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来的专业领域,专注于某一特定疾病或身体部位的诊断和治疗。
- CD型病例:通常在医院的病例分型管理中,C型病例指疑难复杂病例,D型病例指危急重症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