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 详情 |
---|---|
基本信息 | 姓名:张红;性别:女;出生年份:1966年;籍贯:北京;学历:医学博士;职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所在医院 |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9号;电话:010 - 68688877(24小时咨询电)、010 - 68688877(24小时预约挂号);邮政编码:100040;传真号码:010 - 68684148;电子邮箱:eyetcm@mail.east.net.cn;乘坐公交车:620路、605路、308路、354路、958路、373路、751路、850路、851路、小18路(焦家坟站)、337路、728路、389路、747路(老山站) |
科室及职务 | 针灸科(神经眼科)科主任;眼科会诊中心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医院眼科党支部书记、一病房主任 |
专业擅长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疾病、黄斑疾病、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葡萄膜炎等眼底疾病;擅长眼科影像学诊断;负责激光扫描视网膜血管造影的研究;擅长眼底病的视网膜血管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色素膜炎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
学术任职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庄曾渊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二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受聘于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眼科中心课题负责人,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
科研成果 | 主持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庄曾渊实用中医眼科学》主编之一;曾两次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HO)流行病学研究项目 |
获奖情况 | 200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铜质奖章 |
出诊信息 | 未明确给出常规出诊表,但2020年12月3日星期四下午,在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出诊;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执业,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
远程会诊经历 | 2020年5月20日,眼科会诊中心邀请张红主任和杨永生主任为五寨县人民医院10位疑难眼病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帮助当地医生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并为进一步治疗做出指导 |
医院不同版本功能 | 专业版:面向医务人员及社会大众服务,内容功能覆盖医院新闻、招标采购、科研教育、党群工作、院务工作、廉政建设、护理园地、人才招聘等信息;大众版:主要面向患者服务,内容功能覆盖预约挂号指南、就诊指南、住院须知、科室介绍、医生介绍、出停诊信息、健康讲堂、交通路线等;外文版:主要面向国外大众服务,内容功能覆盖医院介绍、科室介绍、医院教学、医院科研、医院护理工作、医院办公信息等 |
医院药学服务相关 | 随着眼科学发展,医院设立“合理用药咨询窗口”,采取独立工作方式,由药师担任咨询工作,目的是让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经济和安全的药物治疗,使用药从经验化、公式化向个体化转变 |
术语解释: - 眼底疾病:指发生在眼底部位的疾病,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部位的病变,文中提到的视神经疾病、黄斑疾病、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等都属于眼底疾病范畴。 - 中西医结合:是将中医理论和方法与西医理论和方法相结合,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张红医生擅长采用这种方式治疗多种眼科疾病。 - 远程会诊: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让不同地区的专家通过视频等方式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和诊断,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文中张红医生通过远程会诊为五寨县人民医院的患者服务。 - 科研课题:是为了探索科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而设立的研究项目,张红医生主持多项科研课题,推动了眼科领域的研究发展。 - 学术任职:指在学术组织或机构中担任的职务,体现了医生在学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张红医生担任多个学术职务,说明她在眼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性。 - 激光扫描视网膜血管造影:是一种眼科检查方法,通过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然后利用激光扫描来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情况,有助于诊断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等,张红医生负责这方面的研究。
关联信息: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老年糖尿病肾患者多见,病程长,往往多个疾病并存。张红医生曾接诊过糖尿病肾病患者,体现了她在跨学科疾病治疗方面的能力,因为眼科疾病和肾脏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糖尿病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涉及多个器官系统。 - 医院不同版本网站功能的设置,反映了医院对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的重视,专业版满足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对医院综合信息的需求,大众版方便患者就医,外文版则面向国外大众,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影响力,促进交流与合作。 - 医院设立“合理用药咨询窗口”,是随着眼科学发展和患者医疗保健意识提高而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的关注,也反映了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保障供应型向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药学服务转变。 - 张红医生的远程会诊经历,在疫情特殊时期实现了“防疫”与“扶贫”工作的双赢,既解决了帮扶地区老百姓的就医困难,又利用科技力量实现了技术扶贫,这不仅体现了张红医生的社会责任,也展示了现代医疗技术在医疗资源分配和医疗服务拓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 张红医生在国内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如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深造,受聘于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眼科中心,使其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眼科医疗技术和研究理念,这对她在国内的临床治疗和科研工作都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她的专业水平和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 张红医生担任多个学术职务,在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地位,这使她能够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推动眼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更多的眼科专业人才,促进学科的传承和发展。 - 张红医生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和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体现了她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和贡献,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可能为未来的眼科医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张红医生在不同医院的任职经历,如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使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患者和病例,这对她的专业成长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张红医生作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庄曾渊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和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在眼科领域的优势和特色,促进中西医结合在眼科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 - 张红医生的教育背景,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到在国外深造,展示了她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的精神,为她成为一名的眼科医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医院的不同联系方式和交通路线信息,方便患者就医,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患者能够更便捷地找到医院和医生,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