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名称 |
成立时间 |
医院等级 |
医院性质 |
隶属关系 |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
床位数 |
人员情况 |
科室设置 |
科研成果 |
排名与荣誉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
1991年1月 |
三级甲等 |
公立 |
山东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1.92 |
178 |
职工36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7人,占员工总数73.4 |
角膜病科、白内障科、眼底病内科、眼底病外科、青光眼科、角膜屈光科、斜视与小儿眼科、眼视光学和角膜接触镜科、眼眶病与眼整形科等9个亚专科 |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青年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3项;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22项。发表论文3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6篇 |
在《全国医院专科声誉榜》《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多年位列全国眼科前十位、山东榜首,先后三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两获省科技进步高奖;省市两级干部保健医院、山东省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专病专科医院 |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 |
1993年(1993年名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眼科医院”,2013年正式挂牌为青岛眼科医院) |
三级甲等 |
公立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1.6 |
180 |
- |
角膜病、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屈光、斜视、眼眶病与眼整形等专业临床科室 |
- |
连续六年位列《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眼十强;2025年名医汇青岛市医院综合排名前10名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 |
- |
其它 |
公立 |
- |
- |
150 |
- |
白内障科、角膜病、眼底病、视光学科 |
- |
-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含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 |
1990年底 |
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为三级甲等 |
公立 |
山东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约10(含红岛新院区) |
两院三区共341张 |
- |
- |
- |
- |
医院名称 |
白内障手术相关 |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 |
白内障手术时机是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时,通常视力低于0.3或0.5时建议手术。成因包括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长期紫外线照射、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及眼部外伤。术后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橙子、菠菜和坚果,遵循医嘱使用眼药水,避免揉眼,定期复查 |
医院名称 |
角膜屈光手术相关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
LASIK手术:一种需要制作角膜瓣的手术 |
医院名称 |
眼科特色历史相关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
始建于1902年,1951年在学科奠基人、全国眼科专家潘作新教授的主持下成立教研室并开始承担医学院临床教学任务,1956年主持建立眼科病理室,是全国仅有的几家眼科学专业实验室之一 |
医院名称 |
整体功能与规模相关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始建于1898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省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省直保健定点医院。位列复旦“中国医院排行榜”第53位、卫健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第20位。全院年门急诊量722万人次、出院28.3万人次、手术15.6万例,四级手术人数全国第3位。共有市南院区、崂山院区、西海岸院区、市北院区、平度院区开放床位5723张 |
注:以上表格对青岛不同眼科相关医院的信息进行了汇总,方便对比各医院的基本情况、科研成果、特色医疗等方面。在科研成果方面,部分医院信息文章未提及,故以“-”表示。对于手术相关信息,仅部分医院有提及,未提及的医院也以“-”表示。各医院的特色和优势各有不同,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医院就医。

术语解释:
- 三级甲等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划分的医疗机构级别,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的别。三级甲等医院在中国是特殊医院以外的高等级的医院,意味着医院建设成绩显著,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和技术设施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标准。
- SCI收录论文: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上被公认的具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之一。被SCI收录的论文通常代表着该论文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影响力,反映了研究成果达到了认可的水平。
-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的主要部分,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青年科学基金:主要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培育基础研究后继人才。
- 省、部级以上项目:指由省级政府部门或部委等单位设立并资助的科研项目,这类项目通常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性,对推动地区或的科技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的科学技术奖之一,旨在奖励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是由何梁何利基金设立的奖项,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技工作者,激励科技人员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 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省级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奖项,用于表彰在本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和科研人员。
-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是中华医学科技奖中的一个等级奖项,该奖是经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华医学会设立的面向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的科技奖,旨在奖励在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 发明专利:是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的三种类型之一,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获得发明专利意味着该发明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受到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