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视手术的安全性考量
近视手术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医师王凯医生,通过亲身经历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对手术的安全性给予了肯定。他也强调,尽管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并非不存在。手术的风险与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卫健委也提醒大家要注意适应症的问题。所谓的适应症,是指个人是否满足手术的适用条件。由于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手术和药物反应不同,他人的经验对判断自身手术的安全性意义不大,关键在于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手术。严格的术前检查是判断是否适合手术的黄金标准。
术前检查的项目繁多,根据眼部条件不同,可能会有十几甚至二十几种项目,耗时1 - 2小时。这些检查的意义重大:一是通过屈光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曲率等检查了解眼球条件是否适合手术,例如角膜太薄的患者就不符合条件;二是检测眼底的玻璃体、视网膜、黄斑区等,排除眼底病变,若有病变需优先治疗以降低手术风险;三是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视力度数、散光程度、角膜厚薄以及年龄、手术预期和职业来推荐手术方式,比如符合角膜激光手术条件的,一般优先推荐全飞秒或半飞秒,高度或超高度近视患者则推荐ICL。
二、近视手术类型及特点
目前,近视手术主要分为角膜激光屈光手术和植入手术。角膜激光手术相当于做“减法”,适合近视度数不高、角膜较厚的人群,包括全飞秒、半飞秒、全准分子激光三种。全飞秒手术具有无痛、无瓣、微创、术后视力高清等优点,切口小,保留大部分角膜神经,干眼概率低且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好,但矫正范围有限,度数较高、角膜较薄和角膜形态不规则的患者不能做;半飞秒手术术中全程无刀,制作的角膜瓣更薄更光滑且嵌入式结构更准确,矫正范围更广,对角膜厚度要求没全飞秒高,配合蔡司角膜地形图技术引导可个性化矫正,但切口较大,约20mm,术后干眼概率比全飞秒高,存在角膜瓣移位风险;全激光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避免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表层切削保留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手术过程无需对眼球负压吸引轻松舒适,但术后不适感较其他术式明显,恢复、用药时间长,恢复过程中更易出现角膜黑子,前期需防控紫外线并常复查。
植入手术则是做“加法”,通过微创切口植入人工晶体,适合高度近视、角膜较薄的朋友。例如ICL晶体植入手术,在保留原有晶体基础上植入带屈光矫正度数的人工晶体,保持原有晶体调节能力且具有可逆性,术后视力能达到或超过视力,视野范围增大、视功能更完善,但它是内眼手术。
三、术后反应及满意度
一般术后5 - 8个小时可能会有畏光、流泪、酸胀、异物感等不适,这是正常反应,因个体差异双眼反应轻重不等,8小时后症状会逐渐减轻、消失。根据北京协和医院调查研究显示,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2,好好护理的话,术后一年内95的眼干、眩光等症状都会逐渐消失。从全球来看,约有4000万人接受了近视手术,针对激光手术已达20年的人群调查发现,超过95的人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如眼科医生陶勇2003年做过激光手术至今情况良好。不过近视手术有严格的禁忌症,如年龄不在18 - 50岁、近视度数近两年不稳定、有明显角膜和眼部病变等情况都不适合做。
四、海口近视手术医院情况及排名
这些医院在设备、医生团队、诊疗服务等方面各有优势,为海口地区想要进行近视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多种选择。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病情、经济能力、医院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