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名称 | 具体内容 | 相关要求 | 责任主体 | 备注 |
---|---|---|---|---|
首诊负责制度 | 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 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 首诊医师 | 凡违反本制度而造成医疗查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给医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医务部负责首诊负责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通报。 |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 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会诊 | 首诊医师 | ||
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 做好交接班记录 | 首诊医师 | ||
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务部组织会诊。 | 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务部组织会诊 | 首诊医师 | ||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因本医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好后,由科主任提出申请报医务部同意,并请示业务副院长批准同意后方可转院。 | 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好,按流程申请转院 | 首诊医师、科主任、医务部、业务副院长 | ||
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 不得推诿或拒绝 | 各科室、个人 | ||
病人挂号后,分诊护士要热情接待,按照挂号顺序电子屏报告准确分诊。无论是否属于本科(专业)疾病,门诊医师均要先接诊。详细询问病史并作规范检查(外眼、裂隙灯、眼底、各专业方面的检查等)根据病情进行诊治。 | 准确分诊,规范检查和诊治 | 分诊护士、门诊医师 | ||
三级医师负责制 | 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 上级医师有责任检查下级医师的工作 | 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主治医师 | 下级医师若不请示上级医师擅自处理或不执行上级医师指示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上级医师未认真负责做出不切合实际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 |
三级医师负责制体现在查房、手术、急诊、值班、抢救、解决疑难问题、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管理等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 在各医疗活动环节履行职责 | 各级医师 | ||
各片副主任医师每天对所负责的医疗片进行查房,主治医师每天至少查房一次,住院医师每天至少查看自己分管的病人两次,病人有突发情况要随时到位急性及时诊治,并做好记录。 | 按规定频率查房和查看病人 | 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 ||
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 | 及时汇报并听取意见 | 下级医师 | ||
下级医师若对上级医师的处理意见持不同见解时,可讨论协商,统一意见,意见不统一时,仍应执行上级医师的决定,在执行过程中可与上级医师进行学术探讨。 | 可协商探讨,但执行上级决定 | 下级医师 | ||
值班及交接班制度 | 科室值班医师、听班医师应是在我院注册的执业医师。 | 具备注册执业医师资格 | 值班医师、听班医师 | 确保医疗工作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
中午班、夜班值班医师要做好值班期间的各项工作。 | 认真履行值班职责 | 值班医师 | ||
值班医师交接班时,要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 做好交接和记录 | 值班医师 | ||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 根据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医院将确保患者的个人和医疗信息得到保密并且不被泄露。 | 医院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不得越权获取、使用或者提供患者的任何信息。 | 医院员工 | 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权益。 |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 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严格的医疗操作规范、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等。 | 实施制度以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且无差错的医疗服务。 | 医院各部门及人员 | 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安全管理制度 | 医院建立了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医院内的安全。这包括制定并执行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开展各类安全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落实各项安全政策和措施,开展演练和培训。 | 医院各部门及人员 | 营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
信息化管理制度 | 医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制度。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医院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流程。 | 医院相关部门 | 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效率。 |
医疗秩序管理制度 | - | - | - | 文章未详细提及具体内容。 |
专业术语解释: - 首诊负责制:是指患者就诊时,接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急、危、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 三级医师负责制:是指在医疗工作中,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之间形成的一种层级负责制度,以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 值班及交接班制度:是为了保证医院医疗工作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规定值班人员职责和交接班流程的制度。 -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是医院为保护患者个人和医疗信息不被泄露而制定的制度,体现了对患者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院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医疗服务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包括操作规范、质量评估和监控等方面。 - 安全管理制度:是医院为确保患者在医院内的安全,制定并执行的涉及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开展相关演练和培训的制度。 - 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医院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而建立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