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相关信息 |
详情 |
医院名称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又名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曾被提及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但实际并不附属于青岛大学) |
成立时间 |
1991年1月 |
医院性质 |
公立、医保、三甲 |
院长 |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 |
地址 |
本部:山东省青岛市燕儿岛路5号;北部院区: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大崂路1118号;市北门诊部 - 联系电话对应地址 |
联系电话 |
本部咨询:0532 - 85876380;北院:0532 - 87610668;市北门诊部:0532 - 66028321 |
上班时间 |
上午:8:00 - 12:00(挂号时间7:30 - 11:00);下午:13:30 - 17:00(挂号时间13:00 - 16:00) |
擅长领域 |
白内障、小儿斜视、眼底病、眼外伤、角膜炎、屈光不正、青光眼、泪道阻塞、小儿弱视、间歇性眼球突出症、眼眶肿瘤、黄斑病等 |
电子病历相关信息 |
详情 |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情况 |
2021年通过山东省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四级评审,是省内通过审查的眼科专科医院 |
重视程度及建设举措 |
高度重视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分管院领导全程督导,信息科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深度参与,通力协作,聚焦难点痛点,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完善信息系统,补齐短板 |
意义 |
标志着医疗质量安全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稳步迈入智慧医疗新时代;为未来电子病历五级、“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互联互通”等评审工作,以及智慧医院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下一步计划 |
依据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标准及智慧服务评估标准持续建设;以上级主管部门政策要求及眼专科医院实际需求为导向,遵循数据规范和安全管理要求,从面向患者服务、面向临床医疗工作、面向运营管理工作三个维度,向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五级的目标奋进,积极推进涵盖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眼科特色智慧医院建设 |
检验科相关信息 |
详情 |
成立时间 |
1993年 |
发展情况 |
从只开展基本的常规检查发展到现在形成以病原学检测为特色,各种检验检查相对完善的科室 |
面积 |
约230平方米,其中本部院区检验科170平方米,北院区检验科50余平方米 |
实验室标准 |
按生物安全II级标准要求建设 |
人员设置 |
共9人,其中本部6人,北院3人,人员两院区轮转。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6人 |
其他医疗信息 |
详情 |
全市一家医院智慧就医场景 |
2022年10月,本市“全市一家医院”智慧检查检验系统正式上线,青岛市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眼科医院等9家医院作为批试点医院,开展检验检查结果跨院调阅和互认共享业务。推进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血液以及普通放射线检查、CT检查、MR检查等六大类检查检验互认项目共47项。截至2022年11月14日,累计提醒互认22314人次,完成互认317人次,有效避免居民重复检查,降低就医成本 |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
为居民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将居民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就诊信息及公共卫生信息通过主索引进行关联,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从而达到辅助诊疗及自我健康管理的终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的健康诊疗情况,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时期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干预,将健康管理的关口前移,精准降低健康损害的发生概率 |
运营亮点 - 数据质量管理 |
建立一个完善的全闭环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整体数据质量。针对监管部门、医疗机构有不同的视角展示,进行评分并质控报告 |
先进设备 |
PCR扩增仪、角膜地形图仪、青光眼图像分析仪、电脑视野、眼电生理仪、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冷冻切片机、低温冷冰箱、眼用A、B超等 |
激光近视手术检查流程 |
取号 - 分诊台就诊,护士给予门诊大病历 - 填写基本信息(包括既往史 - 甲亢、抑郁,个人信息 - 年龄、性别,药敏史等) - 测量验光 |
白内障手术后注意事项和饮食 |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接触不洁物品,洗脸时避免水进入眼睛,使用无菌棉签清洁眼周;按时使用医生开具的和抗炎眼药水,预防感染和炎症;避免揉眼;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橙子、菠菜和坚果;术后恢复期间,遵循医嘱使用眼药水,定期复查 |
白内障手术时机 |
在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时,通常视力低于0.3或0.5时建议手术 |
完善医疗服务模式举措 |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不断地完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持续提高患者在医院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青岛市政策相关 |
详情 |
政策文件 |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于2023年4月6日印发《青岛市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标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 - 2025年)》,统筹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建设 |
术语解释:
-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是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分级越高代表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越成熟和完善,能更好地支撑医院的医疗、管理等工作。
- 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主要衡量医院信息系统之间以及医院与外部机构之间信息交互和共享的标准化程度和成熟水平,有助于实现医疗信息的流通和协同服务。
- 智慧服务评估标准:用于评估医院为患者提供的智能化、便捷化服务的水平,包括线上服务、就诊流程优化等方面,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 主索引:在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建设中,主索引是一种用于关联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不同时间的就诊信息和公共卫生信息的关键标识,通过主索引可以整合居民的健康信息,形成完整的健康档案。
- 生物安全II级标准:是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确保实验室在开展相关检测和研究工作时,能够有效防范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