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眼科医院巩膜炎治疗,这些你知道吗?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雨落无痕心向晴 上传提供
发布:
45 评论
分类 |
详情 |
医院概况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国早的西医院——眼科医局的发展传承者,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历经百年沉淀,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先进技术设备,以“中山眼科中心”为名,致力于提供优质巩膜炎诊疗服务。1953年组建,1983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1年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现有床位317张。 |
专家团队 |
姓名 |
职称 |
擅长领域 |
好评率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时间 |
倪瑶 |
主治医师 |
眼科常见疾病,尤其是屈光不正(近视,远视,老花眼,散光)以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小儿眼病 |
100 |
34 |
- |
刘畅 |
主治医师 |
眼科常见疾病,特别是近视手术相关领域,圆锥角膜,干眼症等 |
- |
- |
- |
林铎儒 |
主治医师 |
待补充 |
- |
- |
- |
袁钊辉 |
副主任医师 |
1、各种严重眼内组织损伤的微创手术修复!如角巩膜伤口修补、外伤性白内障、虹膜根部离断、睫状体分离、视网膜脱离、眼球贯通伤等。2、眼内异物、眼内炎等严重疾病。 |
- |
- |
- |
邓飞 |
医师 |
眼底病的多模式影像诊断及药物激光治疗 |
- |
- |
- |
刘晓宁 |
医师 |
擅长眼底内科和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 |
- |
- |
潘媛 |
主治医师 |
甲状腺相关眼病、炎性假瘤、巩膜炎、常见葡萄膜炎等免疫相关眼病的诊断与内科治疗 |
- |
- |
- |
郑永欣 |
主任医师 |
擅长各种眼外伤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视神经损伤等 |
- |
- |
- |
肖欧 |
医师 |
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等 |
- |
- |
- |
米兰 |
医师 |
眼底病的多模式影像诊断及药物、激光治疗。 |
- |
- |
- |
|
治疗方法 |
治疗类型 |
具体内容 |
一般治疗 |
做好日常护理,避免用手过度揉眼睛,保持眼部清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眼过度。 |
药物治疗 |
1. 应用药物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症状较严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例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并且配合使用人工泪液,例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等。2. 使用眼药水或眼膏,比如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替考拉宁等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减轻症状。 |
手术治疗 |
巩膜炎持续加重,出现了坏死或穿孔,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例如通过巩膜移植术来清除坏死和穿孔的巩膜组织。 |
其他辅助治疗 |
1. 热敷:可以使用温水对患眼进行热敷,帮助减轻疼痛和红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恢复速度。2. 注意卫生:巩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在治疗期间应格外注意卫生,勤洗手,避免手眼接触,不共用洗脸巾等物品,避免交叉感染。3. 饮食调整: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C及蛋白质等优质膳食的食物,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和缓解症状。 |
|
发病原因 |
巩膜炎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组化研究表明,局部的巩膜血管炎出现类似II型超敏反应的循环免疫复合物血管沉积。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巩膜炎通常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局部迟发性超敏反应(IV型反应)。 |
其他相关医院 |
医院名称 |
等级 |
性质 |
类型 |
创立时间 |
相关信息 |
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三甲 |
公立 |
综合 |
1978年 |
坐落在暨南大学校园东南角,毗邻天河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扼守华南快速干线黄埔大道出口。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三甲 |
公立 |
综合 |
1941年 |
2004年8月随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是南方医科大学(原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 |
|
术语解释:

-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包括近视、远视、老花眼、散光等。
- 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
- 人工泪液:一种模仿人体泪液的眼药,用于暂时缓解因眼睛干涩引起的灼热和刺痛症状。
- 巩膜移植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将健康的巩膜组织移植到病变部位,以替换坏死或穿孔的巩膜组织的治疗方法。
- 超敏反应: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可分为I型、II型、III型和IV型。
- 循环免疫复合物:是一类在血液中存在的抗原 - 抗体复合物,当它们沉积在血管等组织中时,可能会引发炎症反应。
- 迟发性超敏反应(IV型反应):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一种类型,其发生较慢,通常在接触抗原后24 - 72小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