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详情 |
---|---|
翁姓起源 |
1. 源自周朝姬姓:周昭王封庶子食邑于翁,国亡后其子孙以地为姓;或周昭王庶子出生时双手握拳,昭王掰开后见左掌纹似“公”,右掌纹如“羽”,取名‘翁’,其子孙以他的名字为姓。 2. 源自翁难乙:上古夏朝初建时期,启为夏王,当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相传是翁姓古老的祖先。 3.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蒙古族吴特氏、翁郭里氏、翁果特氏后均改为翁姓。 4. 其他:子食采于瓮山(今浙江定海),国亡后其子孙以地为姓,改“瓮”为 “翁”。 |
翁姓迁移历史 |
1. 先秦时期:在河南一带活动。 2. 魏晋时期:逐渐向南迁移,经安徽、江苏,定居于浙江钱塘江湾。 3. 唐宋时期:已分布在南方各地,成为闽粤一带的名人大姓。 4. 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入台。 |
翁姓在各朝代排名及分布 |
1. 宋朝:传统版《百家姓》中排第200名;宋朝时期约有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百五十位以后,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两省。排名原因:一是在宋朝时期属较为常见姓氏,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二是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周朝姬姓和上古夏朝贵族,得到历史和文化上的认可。 2. 明朝:大约有133000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4,为明朝百一十三位姓氏。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约占翁姓总人口的78;其次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苏、四川、安徽等。 |
翁姓郡望 | 钱塘(今杭州一带) |
翁姓历史人物 |
1. 翁洮:唐僖宗时人,登进士第,后退居不仕。朝廷征之,作枯木诗以答诏,帝嘉慕不已,宋理宗追谥为善庆公。 2. 翁承赞:唐代宰相,乾宁年间进士,为官以直谏敢言著称。 |
“翁”字解析 |
1. 拼音:wēng 2. 解释: - 老头儿,如老翁、渔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父亲,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 丈夫的父亲,如翁姑(公婆)。 - 妻子的父亲,如翁婿。 - 鸟颈毛。 3. UNICODE编码:U+7FC1,10进制:32705,UTF - 32: 00007FC1,UTF - 8: E7 BF 81。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4. 汉英互译:father、father - in - law、old man 5. 形声:从羽、公声 6. 详细解释: - 本义:鸟颈毛,如“翁,颈毛也。——《说文》” ;“鸟头上毛曰翁。翁,一身之上。——唐·玄应《一切经音义》”。 - 可指祖父,如翁翁(犹公公)。 - 通“滃”,有腾涌之意,如俞樾议:“翁当为滃。《文选·江赋》曰:‘气滃渤而雾杳’”。 7. 组词:阿翁、凫翁、封翁、钓翁等。 8. 五笔:wcnf 9. 同音字:嗡、滃、鹟等。 |
古文字学相关 |
1. 学科定义:识读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并利用古文字材料研究语言、文献、历史等问题的学科。 2. 学科现状:因门槛高、培养周期长、难出成果等原因,被视为“冷门绝学”,国内研究古文字学的核心力量约200多人。 3. 变革尝试:2020年,“强基计划”将古文字学纳入高校本科招生计划,国内十余所高校每年各招收数名至20多名学生不等,为选拔、培养未来的古文字学家。 4. 学术成果: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大四学生彭若枫在今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树人杯”未来古文字学者学术征文大赛中,重新探讨了《论语》中“笃志”的意思,结合前人研究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铭“博学而孰(熟)记”这一新材料,认为将其理解为“专注、切实、持续地进行记忆”更合理,获评一等奖。 |
国学学习观点 | 章太炎先生在《国学概论》中说,有志于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得从“通小学”开始,但实际学习研究并非小学毕业就能完成,研读其前几章,虽古文不易理会,基于新理学方法,根据先生的分门别类,勉强能看得下去。 |
“庸”字解析 |
1. 读音:yōng 2.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 庸¹:平凡、平庸,如庸言庸行(平平常常的言行);不高明、没有作为,如庸人、庸医、庸庸碌碌。 - 庸²:用(多用于否定式),如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副词,表示反问,如庸有济乎、庸可弃乎。 3. 《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商务印书馆):会意字,由用和庚两部分组成,庚表示续,本义为采用,假借为平凡、一般。 4. 《说文解字》:认为“(庸)用也。从用从庚”,但这是对秦小篆字形的解读,造成误解,不足为据,历代字书沿用了此错误。 |
高考真题分析 |
1. (2017·江苏卷)《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①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②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③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幸福;④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 2. (2020·全国新高考ii卷)《大师》:本文多次提到“板凳”,用意:①细节真实,板凳作为家常用品,与父亲形象、身份及街头下棋场景相符,写出了日常生活气息;②以板凳反映心理,“我”给父亲背着板凳跟他去下棋,既是儿子又像徒弟,包含着“我”对父亲的跟从心理;③含有一定寓意,雪夜学棋之后背着两个板凳出去,意味着“我”得到了父亲认可。 3. (2021·新高考全国I卷)《石门阵》(卞之琳):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的含义: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村民以砖头堵门;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 |
王维诗句补全 |
1. 《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3. 《终南别业》: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4. 《书事》:坐看苍苔色,(题目未完整)。 |
历史选择题 |
1.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同时小农经济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答案选C。 2. 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答案选A,因为唐中后期北方社会秩序乱,南方相对安定。 |
注释:“通小学”在章太炎先生《国学概论》中的意思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毕业,这里的“小学”是传统学术中关于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坊市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