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信息维度 | 详情 |
---|---|
姓名 | 刘炳乾 |
所属医院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别名:广州中山眼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医院、中大附属眼科医院、中山眼科中心) |
坐诊科室 | 眼底病科(珠江新城院区)、高度近视科;眼底病治疗中心;眼科 |
职称 | 副主任医师 |
专业擅长 | 1. 擅长各种眼底病诊治,对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前膜、黄斑水肿、玻璃体病变等眼底疾病有深入研究。 2. 擅长各类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视网膜病如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及眼外伤等各种复杂眼底病的手术。 3. 熟悉各种近视手术技术,包括激光近视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 |
个人简介 | 眼底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眼底疾病分会委员,美国加州大学和英国摩菲眼科医院访问学者。近年来承担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近60篇。拥有超过20年的临床经验。 |
出诊时间及类型 | 周一至周日:上午、下午有特需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具体未明确对应周几的上下午) |
出诊地点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执业:区庄院区(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54号)、珠江新城院区(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7号)眼底病治疗中心 |
团队相关维度 | 详情 |
---|---|
团队成果 | 中山眼科中心吕林教授、刘炳乾教授团队在黄斑扣带术治疗MTM病变这一领域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和中文论著,为治疗MT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在2024年APVRS会议上,团队展示了关于T型黄斑扣带术在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受到广大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
团队服务特色 | 刘炳乾医生领导的团队在诊所内设有专门的术前术后照顾区域,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后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指导。 |
医院相关维度 | 详情 |
---|---|
医院等级 | 正规甲等专科医院 |
医院设备 | 拥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舒适的就诊环境,诊所内设有先进的眼科设备,如激光手术机和光学扫描系统,可以测量眼部结构和进行手术。此外,还拥有齐全的眼科治疗设备,能够满足患者各种眼部疾病的需求。 |
其他医生信息 | 1. 张少冲:主任医师,教授,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坐诊科室眼底,擅长各种眼科常见病、疑难病症的诊断、检查和治疗方法、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各种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擅长疾病为视网膜脱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 文峰:主任医师,教授,坐诊科室眼底,擅长眼底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黄斑疾病的诊治、眼底血管造影的临床释义及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测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擅长疾病为黄斑病变、玻璃体混浊。 3. 张淳:副主任医师,高度近视门诊,好评、热度暂无介绍,擅长暂无介绍。 4. 罗莉霞:教授,擅长无。 5. 李军:好评、热度暂无介绍,擅长暂无介绍。 6. 葛坚:主任医师,教授,综合评分8063,好评率100,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7. 刘奕志:主任医师,教授,综合评分7272,好评率96,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 8. 杨华胜:主任医师,教授,综合评分6477,好评率97,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 |
医学知识维度 | 详情 |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期情况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为糖尿病的特征性病变。如果患者对血糖控制较为积极,对血压的管理较积极,视网膜病变可能会回退,但是大多数患者可能一直保持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当,会继续进展,从Ⅰ期向Ⅱ期、Ⅲ期,甚至更严重的Ⅳ期、Ⅴ期、Ⅵ期发展。血糖控制得特别理想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Ⅰ期也有可能得到回退,可以回到没有视网膜病变的时期,但相对较少。 |
红霉素眼膏使用 | 红霉素眼药膏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常用消炎药,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细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睑内翻、倒睫引起的角膜损伤及角膜异物取出术后等。用药时需注意红霉素眼药膏和红霉素软膏浓度不一样,临床中不要把软膏误涂在眼睛里,如果将红霉素软膏涂进眼睛里,浓度会刺激眼里黏膜,导致红肿、不适或者过敏。 |
视乳头水肿治疗 | 视乳头水肿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它是众多疾病所引起的结果,颅内肿瘤、高血压、肾炎以及重度贫血都能引起视乳头水肿。治疗主要有:轻度视乳头水肿可以应用脱水剂进行治疗,常用脱水剂包括甘露醇、复方甘油、地塞米松。这类药物可以减少颅内体液含量,快速改善颅内压增高情况及时缓解病情,减少视力损伤和并发症发生。 |
科研项目维度 | 详情 |
---|---|
刘炳乾科研 | 近年来承担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近60篇。 |
林明楷科研 | 起止时间:2023.01 - 2026.12,依托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本人承担任务: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VHL/HIF - 1信号通路在滤过术后瘢痕化双向调控中的作用”。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及预防工作30余年,擅长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断及青光眼的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对难治性青光眼有较强的分析和诊治能力;对青光眼的发病机制,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保护和再生机制,抗青光眼术后瘢痕调控等有深入的研究。主持多个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科研项目,近年来着力于探索肠道微生物群 - 肠 - 脑轴在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及滤过术后瘢痕化的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迄今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眼科杂志发表医学论文36篇,获得发明专利共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
术语解释: - 黄斑扣带术:这类手术通过在后极部眼球壁放置植入物以形成巩膜手术嵴,起到抵抗眼球后极部形变的作用。与玻切术相比,具有更高的解剖复位率和更佳的视功能恢复。 - pVHL/HIF - 1信号通路: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信号传导途径,在滤过术后瘢痕化双向调控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机制较为复杂,涉及细胞内的多种分子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 - 抗青光眼术后瘢痕调控:青光眼手术治疗后,眼部组织可能会形成瘢痕,这可能影响手术效果。抗青光眼术后瘢痕调控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调节瘢痕的形成过程,以提高青光眼手术的和治疗效果。 - 肠道微生物群 - 肠 - 脑轴:这是一个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指的是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与肠道和大脑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交流。在青光眼发病中探索其作用,可能为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