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详情 |
---|---|
医院名称 | 天津市眼科医院 |
创立时间 | 1924年 |
前身 | 北洋医科学校法籍教授卢梭望创办的中国华洋防盲会 |
历史沿革 | 1927年田大文医师接办防盲会,开办防盲施医局,陆续在天津东马路、下瓦房、西南角、西门里等开办防盲施诊所;1949年4月呈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申请立案为公立医院,同年5月批准并定名为华北防盲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家眼科专科医院;1952年2月天津市卫生局接收华北防盲医院,4月16日正式改名为天津市立眼科医院;2004年10月新建眼科医院竣工并投入使用;1996年获批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
医院性质 | 公办,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直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天津一家公立眼科专科医院 |
医院定位 | 集眼科医疗、教学、科研、社区服务、防盲治盲为一体;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我国知名的眼科医学中心之一;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附设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库、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市防盲办公室、天津市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 |
历任院长 | 首任院长为田大文,现任院长为王雁 |
学科建设 | 有14 - 15个临床科室(不同资料表述),4个医技科室,设20个亚专科;现有15个临床专业:斜视与小儿眼科、视光学(准分子、低视力、验光配镜、角膜接触镜)、白内障、眼眶眼整形、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心、角膜病、青光眼、中西医结合眼科、医疗美容科等;专科整体水平在国内居地位,是分科齐全的眼科医院之一,其中斜视与小儿眼科、白内障、视光学、激光屈光手术等专业处位置 |
医院规模 | 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开放床位245张;医院职工600余人(不同资料提及职工4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00余人(不同资料提及高级职称70余人);卫生技术人员占比72%(2011年数据),医生中硕博学历占66%(2011年数据);年诊疗人次超过百万(2011年数据),年住院1.7万人次(2011年数据),年手术量近3万例(2011年数据) |
科研成果 | 赵堪兴教授在中国率先组织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样本儿童斜视弱视与视力发育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明确了中国儿童视力发育与年龄的关系;其主持完成的《弱视诊断专家共识》研究成果被评选为中国眼科近五年(2009 - 2013)十大研究进展之一;2021年10月19日,南开大学与眼科医院合作共建的南开大学眼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
疫情支援 | 为阻击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疫情,接到市卫健委及和平区卫健委紧急通知后,时间组建核酸采样队伍、党员突击队,先后派出12批325人次,奔赴津城各采样点,投入核酸采样与保障工作 |
专家团队 | 陈霞主任医师:擅长斜视、弱视、眼球震颤以及屈光不正等病症的诊治;李宁东主任医师:擅长斜视弱视的诊治,特别是对如先天性眼球震颤,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等遗传性眼病有研究;杨士强副主任医师:擅长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岳以英主任医师:擅长斜视弱势与小儿眼科专业,斜视弱势诊治及手术方面;马林副主任医师:擅长眼表及角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干眼症、感染因素(如真菌、细菌、病毒等)或免疫因素所致的结膜、巩膜疾病;贾桂芹主任医师:对眼表疾病即眼部整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冯金玲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眼表疾病(角膜病)的诊治;庞国祥主任医师:擅长眼表疾病(角膜病)的诊治;刘艳霞主治医师:擅长角膜病的诊治;马惠芝主任医师:擅长斜视与弱视的治疗及研究;郭珍立主任医师:挂号好评率100;李志钢主任医师:挂号好评率100;李莉主任医师:挂号好评率100;汪向红主任医师:挂号好评率100;周辉主任医师;韩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苑晓勇、王雁、张伟、李轩、史学锋;硕士生导师:陈伟、郭雅图、韩泉洪、郝瑞、何广辉、李军、李月平、南莉、孙瑞强、薛超、张惟、陈陆霞、韩梅、孔怡淳、杨晓艳、张琳 |
联系方式 | 办公电话:022 - 27313336、022 - 23187100;医院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甘肃路4号 |
学术活动 | 2024津门青光眼论坛顺利召开;12月28日,第二届全国眼视光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大赛在天津医科大学举办;2024海河眼科论坛暨天津眼科百年学术交流:举行百年院史发布仪式、中国斜视专业奠基人赫雨时教授纪念雕像揭幕、标准规范项目立项发布仪式 |
备注:由于不同资料对医院部分信息(如临床科室数量、职工人数、高级职称人数等)表述存在差异,表格中进行了并列呈现,具体数据可能需要进一步核实。
术语解释:
- 三级甲等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划分的医疗机构级别,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的别。三级甲等医院在中国是特殊医院以外的高等级的医院,是向多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是指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具有技术、诊疗规范、人才聚集等优势,能够代表本专业国内先进水平,在临床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重要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专科。入选该项目意味着该专科在专业技术、医疗质量、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层面的认可。
- 视光学:是一门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医学领域学科,它研究人眼的视觉功能,包括视力、视野、色觉、双眼视觉等,同时涉及验光配镜、角膜接触镜验配、低视力康复等临床工作,以及视觉科学研究和相关产品的研发。
- 斜视与小儿眼科: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小儿眼科主要研究儿童时期的眼科疾病,包括先天性眼病、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等,由于儿童眼部结构和功能处于发育阶段,小儿眼科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其特殊性。
- 白内障:是指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的疾病。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多。
-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心:玻璃体和视网膜是眼内重要的结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包括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疾病等。该治疗中心主要专注于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采用手术、药物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 角膜病:角膜是眼球前面的一层透明组织,角膜病是指角膜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而发生的炎症、外伤、变性等疾病,如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变性等,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 中西医结合眼科:是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相结合,用于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它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在治疗一些眼科疾病如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